要进一步完善分税制,规范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分配机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、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。保证中央财力的稳定增长,有充足的财力对地方政府进行必要的支援和调控,同时保证各级政府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。再次,政府收人分配机制的调整与改革要与政府职能转换相结合。继续完善现行税制,逐步建立起有弹性和合理税制结构,强化税收在筹集财政收入中的功能为更好地发挥税收筹集收的功能,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,有必要通过深化改革,对体育场塑胶跑道现行流转税和所得税制度做进一步完善,逐步建立起有弹性的合理税制结构①继续发挥流转税的主体税种作用。与国外同口径比较,中国1997年流转税仅占GDP的7%(其中增值税占4.4%、消费税占0.9%、营业税占1.8%),比1985年的10.6%下降3.6个百分点。这说明流转税筹集财政收人的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②逐步增强所得税的弹性功能。
国际经验表明,个人所得税收入(1)购买支出结构①资本性支出(公共投资)结构。主要包括基本建设和挖潜改造支出,此外还有增拨企业流动资金和支援农业生产支出1979年以前财政资金一直是全社会基本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。中共“十四大”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体育场塑胶跑道明确界定了财政的投资范围,它将全社会的投资项目大体划分为公益性、基础性和竞争性项目三种,并提出了确定投资主体分工的基本原则:社会公益性项目投资主要由***财政安排,并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参与;基础性项目在今后一定时期内,大部分属于政策性投融资范围;竞争性项目主要由市场进行资源配置,企业自主决策、自担风险,各级政府一般不参与投资。这样,中央将一般性、竞争性投资项目下放到地方或企业,缩小了政府投资范围。
可见,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,微观经济主体在高效和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日益显现,财政体育场塑胶跑道支出结构发生重要变迁,资本性支出比例不断下降,购买支出的重点逐渐转向经常性支出,经常性支出比例呈递增趋势。在***投资总规模下降的同时,财政加强了对产业结构的引导和调节,主要是通过调整财政投资结构,提高对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投资比重,支持农业、能源、交通、原材料等国民经济重点行业的发展。例如“八五”时期,在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,农林水利占15%,交通运输和邮电占22%,能源占25%,原材料占5%。